当前位置:首页 > 股票 > 正文

知名科技分析师:这是我从业25年最可怕的时刻,美国科技行业可能“倒退十年”

  • 股票
  • 2025-04-12 20:43:04
  • 8

来源:华尔街见闻

长期以来看多美国科技股的明星分析师Dan Ives这次变得非常悲观。他预测美国科技行业有15-20%的项目、资本支出已经自动暂停,与此同时,苹果将生产转移到美国本土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件事,特斯拉的市场份额可能会继续下降。他还预测,阿里等中国科技巨头将成为这次贸易战的潜在受益者之一。

特朗普关税风暴下,美国科技行业正面临史无前例的挑战。

当地时间周五,Wedbush证券高级分析师Dan Ives在一档播客节目中表示:

在我从业25年的日子里,这是我见过的最可怕的时刻。在我看来,这些关税可能会使美国科技行业倒退十年。

尤为引人注意的是,这位长期看多美国科技股的分析师变得极度悲观。他解释道:

当你像这样玩高风险扑克游戏时,你是在拿经济做赌注,最终影响资本支出和大额采购。现在(特朗普)政府基本上已经引发了一场雪球效应,而这个雪球正在下坡滚动。

根据他与数百位投资者的谈话,Ives预测,美国科技行业有15-20%的项目、资本支出已经自动暂停。

iPhone真能美国造?很难、很贵

普遍认为,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的目的之一是让美国制造业回流。然而,对于美国科技巨头来说,这非常难。

以苹果为例,Ives认为,苹果将生产转移到美国本土几乎是不可能的。他特别指出了当下这家科技巨头面临的严峻现实:

苹果93%的iPhone都是在中国生产的。印度能生产多少?也就3%的iPhone。我们不是在讨论童话故事,而是事实和现实。

你真的认为我们能把苹果迁回来吗?需要300亿美元,三年时间才能迁移10%的生产力。我们应该在新泽西或伊利诺伊州制造一部售价500美元的iPhone吗?

现实是我们不能。你有没有去过台湾的晶圆厂?去参观三个小时,然后告诉我我们能在这里做同样的事情?在这里,人们在星巴克工作就能赚到24美元。

美银此前分析指出,尽管美国具备iPhone最终组装的劳动力基础,但苹果与数百家供应商的紧密协作,大部分零部件仍需全球采买,完全转移生产线回美需要耗时很多年。即便只迁回最终组装,成本也因美国高昂劳动力成本而上涨25%,若叠加对等关税,成本或暴涨91%。除非关税长期化明确,否则苹果大规模回迁生产线的可能性不高。

谁将成为赢家?中国科技巨头可能获益

在谈到贸易战的潜在赢家时,Ives指出了一个讽刺性的结果:

猜猜谁最终会从英伟达到微软的所有这些事情中受益?是阿里巴巴,是京东,是和华为。

讽刺的是,你正在烧毁自己的房子,但同时实际上是中国掌握了筹码,因为那里有原材料,而我们在这里无法制造。

Ives还特别指出这次情况与之前的金融危机不同:

包括互联网泡沫、金融危机、新冠危机,如果我必须比较,这绝对是我经历过的所有危机中最可怕的。

Ives更看好微软和Meta,对特斯拉最为悲观

面对当前局势,Ives建议投资者转向更具防御性的科技股。他认为微软和Meta的表现会好于英伟达和苹果:

微软和Meta因为关税风险较低,会表现得更好。软件和网络安全将成为防御性板块。

我们一直告诉客户,卖出半导体股票,转向美国软件和网络安全股。不要让这种波动性把你吓倒,系好安全带,知道我们将在未来几个月经历波动。

Ives认为,尽管英伟达的股价已经大幅下跌,但其未来的盈利增长预期仍然过高;他对谷歌的长期前景持谨慎态度,认为其需要在AI领域取得突破才能恢复增长;Meta在广告业务方面可能更具韧性,但其在元宇宙领域的投资可能会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;亚马逊的零售业务可能面临挑战,但其云计算业务AWS仍然是一个亮点。

作为特斯拉的坚定多头,Ives这次在Mag中对特斯拉的前景最为悲观,认为其品牌受损严重,市场份额可能会继续下降。

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

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,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、财务状况或需要。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。据此投资,责任自负。

有话要说...